小书屋 > 穿越小说 > 资宋 > 第184章 意外的客人
    看到后园亭子内和人对弈的熟悉的人影,沈敏顿时大喜的迎了上去“大兄什么时候到的,我正想着你这几天总该到了,正挂念着你呢。没想到这出门一趟回来就看到你了,果然是今日有喜啊…”

    听到了沈敏的声音后,正准备执黑子放下的黄信,顿时把棋子放回了棋盒,然后起身向后笑呵呵的说道“三郎你在临安的居所可真是不错,我这才待了不到2个时辰,就已经不想走了啊。”

    沈敏上前张开双臂和黄信抱了抱,这才退后一步说道“这里可不是小弟的居所,乃是老师借给我住的地方。不过我已经在北面禅符寺找了一块地方,正让人兴建济民社的会馆和住所了,明年大兄再来临安,大约就能真正住在小弟的宅子里了,到时大兄不想走就不走了吧。”

    黄信微微一怔,正想说些什么时又想起了身后之人,于是又把想要说的话咽了回去,转而让开了通道说道“我们兄弟之间的话不妨慢慢再说,这位客人可也是等着你久了,三郎还是先接待这位吧。”

    沈敏定睛看去,这才发觉和黄信下棋的却是陈康伯次子陈安节。他心中有些诧异于对方为何会突然跑来找自己,上岸这么久他终于明白了一件事,士人之间的拜访是需要先下拜帖的,拜帖上会注明某日某时上门,并注明上门的目的为何。像他之前没有约定就上门拜访,其实是相当失礼的举动。

    像陈安节贸然登门做一个失礼之客,只能说明对方找自己确实是有急事,着急的都顾不上征求主人的同意就上门了。意识到陈康伯似乎陷入到了某种困境之后,沈敏心中却是既惊又喜,这既意味着他等待的转机终于到了,也让他有些担心让陈康伯打破礼节的麻烦究竟自己能不能应付过去。

    上前同陈安节见礼之后,沈敏这才以主人的身份询问道“三益兄大驾光临,实在是敏之荣幸。只是敏不知,三益兄今日上门究竟所为何事?”

    陈安节看了看四周,一时沉吟不语,沈敏便笑了笑,转头向身后的沈正礼吩咐道“你们先带大兄去洗漱更衣,今晚好好为大兄接风,我先和三益兄单独聊上一会。”

    黄信见状也微笑的答应道“正好,好久没有和正礼他们见面了,正要好生同他们闲聊几句,三郎你且接待贵客,有什么事晚上咱们再聊。”

    说罢,黄信便搂着沈正礼的肩膀转身而去了,边上围着的亲卫们也随之一哄而散。看着周边清净下来之后,沈敏这才伸手指着亭内的方凳说道“三益兄不妨和我坐下慢慢谈?”

    陈安节却摇着头站在原处说道“我今日上门做恶客,可不是自己有事想要同三郎谈。实是阿翁让我邀三郎去家中一叙,我看这天色也不早了,三郎是不是安排一下就跟我过府一叙呢?”

    沈敏虽然感觉有些意外,但还是保持镇静的说道“陈公有召,敏自然是无有不从的。只是三益兄能否告知,陈公今日为何召我前去吗?”

    陈安节摊开双手,眼神坦然的回道“老实说我也不知道,中午时分阿翁让家仆带回了一个口讯,说今日务必要见上你一面,我才仓促跑来邀请三郎的。具体为了何事,我还真不清楚。”

    沉默了片刻之后,沈敏不由保持微笑的说道“也罢,等到了府上,自然就知道陈公召我是什么事了。那么请三益兄稍候,我去吩咐几句,就和你一起出门…”

    沈敏跟着陈安节抵达了陈府时,大约已经是下午4、5点钟了。虽然阳光依然猛烈,但是陈府前的小巷却被边上的高墙阴影所遮挡,走在阴影中沈敏顿时觉得阴凉了下来,接着一阵弄堂风吹过,立刻让人觉得遍体生凉好不适意。

    而高墙上的藤蔓枝叶随着清风晃动,倒是别有一番景致。只是他刚刚放慢了脚步试图欣赏一二时,这边陈安节已经迫不及待的催促了起来。沈敏也只好跟上了对方的步伐,大步前行了。

    两人刚刚走进陈府大门,一位管事就立刻迎了上来,对着陈安节说道“二郎安好。阿郎吩咐,二郎若是回府就去三闲堂见他。客人也可一并请去。”

    陈安节对着管事点了点头,便带着沈敏向着内宅走去,不久便来到了上次沈敏来过的后院小榭前,沈敏这才知道,原来这座小榭就叫做三闲堂。

    当两人走进小榭,发觉陈康伯正躺在榻上看书。沈敏顿时和陈安节一起上前行礼问候,而陈康伯这才扶着一只用竹子制作的搁手臂的器具坐直了身体,向他招呼道“三郎来了啊,来,过来坐下说话。三益,你去准备些茶水点心招待客人。”

    正预备找位置坐下的陈安节,听到父亲所下的逐客令,虽然心有不甘,也只能“诺”了一声,拜而下堂去了。

    把儿子赶走之后,陈康伯看到沈敏坐的地方和自己有些远,不免向着招手道“搬过来些,搬过来些,你坐那么远,咱们之间说话未必太费力了。”

    沈敏只好拿起椅子向前挪了两步,但陈康伯还是不满意,于是沈敏只能再次拿起椅子上前,直到距离陈康伯榻前一两步的位置,对方才算是满意。

    陈康伯跪坐在榻上,看着面前的沈敏道“今日召三郎你过来,其实就是想要问三郎一件事。听说你们保安军有两艘海船停在了华亭府的黄浦江口,船上的货物除了硫磺和日本的俵物之外,还装有18万斤赤铜?”

    沈敏楞了一下,想到黄信的抵达,这才点了点头道“敏这里还没有收到具体的汇报,但如果船上之人是这么声称的,那应该多半不假。”

    他回复的时候,心中也思索着,这一年多过去了,别子铜山居然只产出了18万斤铜料,这产量似乎就有些低了。

    陈康伯听了却是大为惊喜,开发海外铜山并有条件的开放铜禁,他知道这是洪遵、沈敏师徒提出的一项建议。作为江西乡党,在官家拿出这条建议付诸三省讨论时,他选择了支持。但是这条建议却受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,特别是户部上下官员的强力反对。

    以韩仲通为首的户部官员认为,如果海外真的有这么多铜山,那么他们也就用不着总是来大宋搜刮铜钱了。毕竟鼓铸铜钱也不是什么难事,只要找几个工匠就能开工了,否则大宋境内就不会有这么多私铸小钱了。

    其次,大宋境内的铜价如此高昂,商人就算在海外开采了铜山,也不可能拿一半铜出来平价出售给朝廷。这些逐利之徒估计只会把铜换成铜器,然后带去海外高价出售,最终只会让朝廷开放铜禁的的政策变为笑谈而。

    然而就在大家争执了几个月都没有结果的时候,保安军的船只却真的把铜料从海外运了回来,而且一次就运回了18万斤。这样大的数目顿时让朝中原本反对的声音哑然无语,就连对开放铜禁提议嗤之以鼻的户部尚书韩仲通,今日在朝会讨论时也改变了立场,建议官家应该尽快通过有条件开放铜禁的政策,并确定下收购铜料的价钱和方式。

    毕竟在沈敏眼中数量低了些的18万斤,在大宋官员眼里却是一笔巨大的数目,去年大宋全年产铜不过24万斤,最终鼓铸了60万贯铜钱。而保安军运来的18万斤铜料已经抵得上大宋全年铜产量的四分之三,差不多可以鼓铸45万贯铜钱了。

    对于大宋市面上越来越严重的钱荒而言,这批铜料简直就是户部官员们的救命稻草,而铜料背后的政治意义比它们的经济价值可更高的多了。因为支持开发海外铜山和有条件开放铜禁的陈康伯,自然从这件事上获得了莫大的好处,增加了他对于户部事务的话语权。

    而他迫不及待的把沈敏叫来府上,就是想要同沈敏就海外铜山开发达成一个协议。这也是三省相公们的共同意思,他们既不想把保安军吓跑,却也不想把海外铜料的进口权归于一家,因此才授意陈康伯同沈敏进行交涉,希望对方能够将铜山的位置交代出来。

    听完了陈康伯委婉的提示,沈敏心中先是一怒,觉得这帮子大头巾未免太会摘桃子了,不过他转念一想又缓和了神情问道“朝廷想要知道海外铜山的位置倒也不难,但是我保安军今后运回的铜料,朝廷打算怎么处理呢?”

    陈康伯沉吟了半响后回道“户部的意思是,每4斤铜换取一贯铜钱,以七百七十文为贯,折二钱八成,小平钱二成。18万斤铜换铜钱4万5千贯,这些铜钱都可出口海外不从中抽税,并铜料进口也一并免税,三郎以为如何?”

    沈敏此时已经对大宋的铸钱成本有所了解,18万斤铜大约能够鼓铸45贯铜钱,鼓铸的物料加上人工费用约花去15万贯。也就是说户部将会从这批铜料中获取近25万贯的收益,这也难怪陈康伯会如此着急的把自己叫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