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书屋 > 穿越小说 > 汉末孤峰 > 第292章 雄关为奇货
    而且,李傕除了出身于世代将才迭出的陇西李氏、有着良好的军事素养之外,还得益于陇西李氏的庞大家族,使得其麾下李氏将才众多。

    李傕的儿子李式,年方弱冠却武艺高强,深通兵略。堂弟中为大将的有李应,李桓,李维;侄子中为大将的有李利,李暹,李进,李别;还有外甥胡封,官任骑都尉。

    这还只是陇西李氏在汉朝末年史册留名的人物,其它没有在史册上留名的家族将官或家族基层军官,多不胜数。

    所以,在李傕郭氾这个西凉军组合中,可以认为郭氾代表的是胡人和马贼,而李傕代表的则是陇西李氏为主的汉人军事世家。

    正因为如此,郭氾会被下属取了首级送给袁绍,而李傕却不用有这种担忧,因为李傕的手下,以家族乡党居多,凝聚力远胜郭氾的手下。

    在李傕将手下核心将领们聚到一起议事时,李傕对众将道“如今袁绍已入关中,夏侯惇也正在攻打函谷关,西凉军四分五裂,伍习又杀郭氾而投袁绍,大势去矣,我等该何去何从,各位有何想法?”

    李应道“曹操势大,不如投之。”

    话音未落,李恒便反对道“不可,小皇帝对我等深怀怨怼之心,投靠朝廷,必遭报复,恐难善终。”

    李利也出言说道“现在坊间盛传天子欲收我等而杀之,恐非空穴来风,若真如坊间所言,我陇西李氏恐遭灭族矣。依我看,不如投靠袁绍。”

    李利则劝道“当年袁绍为盟主讨伐我们时,我们杀了袁槐在雒阳的全家三百余口,袁家岂不如鲠在喉?所以,在投靠袁绍也没什么好结果。依我看……曹操和袁绍都不可投,不如回西凉,投靠韩遂马腾。”

    李应又反对道“韩遂马腾独霸割据西凉多年,若我军回西凉,韩、马二人又岂能相容?”

    众说纷芸,争执不下。最后李式开口道“其实还有一个可以相投,只是可惜相隔太远。”

    众人皆问“何人?”

    李式道“现任骠骑将军田峻田其泰!”

    “田峻?”众人都有些不解。

    李式见状,向众人解释道“田峻其人,也算是我们西凉人,如今贾诩和段煨将军,都得到田峻的重用,其麾下大将华雄、王双等人,也尽是我西凉人。若能投田峻,必能相容则得到重用。”

    李傕闻言,点了点头道“田峻确实是最好的选择,只可惜……其远在冀州,与我们相隔袁绍的并州和曹操的司州(雒阳)地区。道路不便啊。”

    李式道“不如先在袁、曹之间择一而投之,待以后再择机去投田峻?”

    李傕想了想想道“此法亦是不妥,袁曹两人都是狡猾之人,其帐下智谋之士甚多,岂能没有防范?若是冒然相投,则人为刀俎,我为鱼肉,恐是自取其祸矣。”

    众人讨论半天,无一良策。最后李傕拍板道“还是先回西凉吧,那毕竟是我等故乡,若韩遂马腾能相容则投之,若是不能,则火并之!”

    众人没有更好的选择,尽皆附议。

    就在此时,又有斥候急报道“袁绍已经带十万大军往长安而来!”

    李傕见情况紧急,便立即下令整顿人马出城而去,连留守函谷关的王方也不等了,使得在函谷关与夏侯惇拼命的王方和守在武关的李蒙所部,都彻底成了孤军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袁绍赶到长安时,长安已是一座不设防的城池。

    此时李傕的西凉军已经走了,城内正陷入一种无zhengfu的混乱状态,各种地痞混混乘机四处做乱,抢掠杀奸随处都在发生。

    入城之后,袁绍立即派出大量军队稳住了长安城的治安,对于乘机做乱的暴徒毫不手软,但有发现,立即抓了充军,用来做为先驱炮灰。

    期间,许攸向袁绍建言道当速派人前往函谷关,以防守军投靠曹操而放曹操入关。”

    袁绍然其言,为表诚心,让大公子袁谭亲自陪辛毗紧急前往函谷关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此时的函谷关中,王方也接到了李傕让其撤往两凉的军令,不过,这消息来得太晚了,因为长安城已经被袁绍占领,王方的函谷关守军,已经被夹在了袁绍和曹操之间!

    王方的手下幕僚杨阜劝王方道“将军本是太原王氏族人,为何要帮着李傕?”

    王方道“我本朝廷派去平乱凉州的军官,在平叛之时,曾数次为李傕所救,若非李傕,本将早死多时矣,正缘于此,才跟随李傕尔。”

    杨阜道“如今李傕已走,我军已成孤军,将军想如何抉择。”

    王方沉思良久,不得其计,遂问杨阜道“义山(杨阜字义山)是如何想的。”

    “奇货可居!”杨阜道“将军手中有一奇货,将军可知?”

    “你是说函谷关?”王方问道。

    “正是!”杨阜道“如今的函谷关,便是将军手中的“奇货”,袁、曹二人都想要,将军随便献给谁,都是大功一件!”

    王方道“我若献关给曹操如何?”

    杨阜道“若献关给曹操,袁、曹两家必在关中大战,关中战乱多年,生民离散,十不有一。若是袁、曹又在关中大战,非关中百姓之福也。且将军追随董卓和李傕多年,未必没有被朝廷收而杀之,秋后算帐的风险。即使曹操不秋后算账,也难得其重用。”

    王方想了一下,又问道“那……若是投靠袁绍呢?”

    杨阜道“袁绍外宽内忌,见小利而忘义,当初韩馥献冀州给袁绍之下场,便是前车之鉴。”

    “那……我究竟该如何做?”王方道“按义山之言,袁、曹二人皆不可投,那该如何是好?”

    杨阜道“不如以退为进,先向袁绍投诚,并将兵权尽付袁绍,然后回归太原王氏面壁思过,这样可让袁绍消除戒心,待其戒心尽除,必会再用将军。”

    王方想了想,又叹了口气道“当年我们太原王氏的族长王允遇难时,本将并未伸出援手,无脸见族人矣。”

    “无妨,将军无需愧疚。”杨阜道“当年西凉军反攻长安诛杀王允时,将军因在武关并未参与,且其时各为其主,太原王氏必不见怪。”

    杨阜沉思良久,最后还是出声道“就依先生之言吧。”

    两人计议已毕后,仍旧谨守雄关,不给夏侯惇以可乘之机。

    第二天一早,袁谭陪同辛毗前来劝降。王方不待袁谭和辛毗开口,便交出将印,将全部兵权交给袁谭,并亲往长安求见袁绍。

    在见到袁绍之后,王方声称要回太原面壁思过,不顾袁绍刻意挽留,执意请辞。而且,在王方前往太原之前,王方又书信一封给驻守武关的李蒙。

    李蒙和王方一样,原本也是朝廷将官,后因跟了董卓才一直在西凉军中混。在西凉军中,李蒙与王方关系最好,见王方投了袁绍,便也将武关献给了袁绍。

    至此,袁绍全取关中,除李傕所部五万多人逃往武威郡之外,其余在关中的西凉军尽皆来投,袁绍前后共收得关中降兵十余万人,声势复振,并且也因此与曹操彻底闹僵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99。9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