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书屋 > 穿越小说 > 贞观小财神 > 第六百一十一章 最大变数沈安?
    越是看不穿,长孙无忌对沈安就越是好奇。尤其是经过了上一次的正面交锋,长孙更是对沈安竖起了提防。

    更何况,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,这个小子竟然动手陷害了长孙无宪。

    虽然他和无宪的感情不算好,他也并不是很在乎无宪的死活,可是,这是对内来说。

    对外来说,长孙无宪到底还是自己的亲哥哥,他这么一个手握重权的赵国公在这里摆着,沈安居然可以毫不顾忌,就动手除掉了长孙无宪,这当真是超出了无忌的想象。

    但凡是一个对朝廷有简单认知的人,都知道,动了长孙无宪就等于和他长孙无忌结下了仇怨。

    可是,沈安完全不惧怕自己的权势,干脆利落的架势,完全不似一个只有十四岁的少年。

    诚然,一切就如同沈安所说,当日,朝堂之上,真正发挥重大作用的,还是齐王李佑。

    包括最后动手除掉长孙无宪的,也还是李佑,可是,无忌从来都没有把李佑当成是心腹大患。相反,他对沈安却是十分警觉。

    即便不是直接的凶手,沈安总也是推波助澜的人,更何况,他的身份和李佑能相提并论吗?

    李佑贵为皇子,还从来都是一个敢想敢干,也不在乎结果如何的莽撞人。可沈安呢?

    从他那日的言行来看,绝对是个城府很深的人,事事有计划,这也就表明,李佑的行为很有可能是即兴发挥,完全的随性而为,可沈安的却绝对不是如此。

    要知道,按照他的说辞,他和长孙无宪是早早的就结下了仇怨,长孙无宪干的恶事,对于沈安来说,确实是无法原谅的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这颗仇恨的种子,早就已经在这个少年的心中种下,可是,他却没有着急去找无宪报仇,而是一直在等待时机。

    长孙后来回忆,在齐王府的那一次,应该是沈安第一次见到无宪,无忌怀疑,沈安就已经在做打算,如何才能为父报仇。

    从他和沈安的交往之中,他认为,冲动易怒的李佑,不过是被沈安利用了。

    然而,就算长孙看清楚了事情的全貌,他也无法对沈安下手。毕竟,真正动手的并不是他,而是李佑。

    可以说,以他现在的能力,铲除沈安还是易如反掌的,可是,李佑呢?绝对不是他三言两语就能够撼动的。

    更何况,当初将无宪流放是李世民亲自下的旨意,也就是说,在李世民的眼中,无宪的种种恶行,合该滚到边远之地去受苦。

    其实,长孙无忌也是这样想的,无宪这个人,一把年纪了,还不知收敛,只要有机会,就会拼命害人。

    其实,此前,把他从流放地召回长安,长孙无忌就并不支持,曾经奉劝过李世民,要三思而行。

    可那个时候,世民沉浸在对亡妻的无限追忆之中,无法自拔,关于长孙的一切,他都想要留住。

    美好的,遗憾的,亦或者是不成器的异母兄弟,他都想帮着长孙保全。即便长孙从来也没有这样的要求。

    可是,李世民还是这样做了,结果,大家都看到了,对长孙无宪这种天生的恶胚,真的不需要给他太多的眼色,他是不会吸取教训的,更不会长进。

    其实,李世民对长孙无宪的要求并不高,只要他能够老老实实的,不招灾不惹祸,他就可以用大把的金钱供养着他,让他颐养天年。

    可是,事与愿违,要知道,狗是改不了要吃屎的。果然,长孙无宪一回到长安,就开始操持起害人的老勾当。

    不过,这一次,他是真的撞到铁板上了,估计,到死长孙无宪都没有意识到,真正置他于死地的,并不是李佑,而是名不见经传的沈安。

    于是,在长孙无忌看来,沈安这个人便成了他和李治结盟道路上妥妥的阻碍。

    长孙有一种预感,这个少年将来一定会有一番大作为,绝对不是把自己只局限在善和坊的御井旁。

    更让人担心的是,观他和李治的关系,那是越来越紧密了,李治年幼,对什么东西都十分好奇。沈安又经常可以搞出一些新鲜的花样,自然会吸引李治的目光。

    这样下去,他在李治那里的面子就会越来越大,将来,即便他把李治推上大位,说不定,他这个国舅也不见得就是得利最多的。

    说不定,还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而已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长孙不禁打了个冷战,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,占据了他的内心。

    他可以肯定,沈安那个少年,对他的印象也绝对不会好,将来,如果真的到了要推举李治当储君的时候,沈安绝对是他的敌人。

    这样想了之后,长孙又遗憾的摇摇头,他这是在做什么?

    一个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,真正手握权柄的中枢大臣,居然会去惧怕沈安这种乳臭未干的小子。

    这要是传出去,让别人知道,岂不是要笑掉大牙。

    长安城这边,赵国公长孙无忌已经把沈安看成了一个隐形的威胁,然而,威胁本人还浑然不知。

    再者,将来的事情,谁知道呢?

    长孙展望的都很有可能是几年,甚至是十几年以后的事情,而今天,情势远远还未到如此危急的时刻。

    况且,就算是做再多的设想准备,面对如此重大的事件,到了最后,恐怕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。

    这一点,比他年轻不少,却被视为敌人的小少年沈安,看的可是清楚多了。

    万事万物的发展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,这是肯定的,要不然他也不会被扔到大唐了。

    就比如,明明什么事也没做,只是依着情势的发展做出应对,沈安就从长安城到了东都洛阳。

    其间的发展,完全是莫名其妙,无法挽救。

    好在沈安这人,心胸极其宽广,特别想得开,要不然,一定会被一波接着一波的麻烦弄得头昏脑涨。

    大队人马到达洛阳的第一天,欢快的游玩气氛就被一片乌云遮挡,瞬时消散。

    李世民收到了温彦博的死讯,脸色登时就阴沉了。李治很会看眼色,立刻明白,今天想痛痛快快的游玩是没希望了。

    温彦博和李世民的关系虽然并不是特别紧密,可说到底,他也是见证大唐建立的重臣之一。

    就这样撒手西去,怎能不让李世民伤怀。只要不涉及到自己的利益,李世民还是一个很讲义气的君主。

    讣闻是承乾亲手书写的,看到熟悉的字迹,李世民亦感慨万千,这篇讣闻写的是情词恳切,哀婉动人。

    世民看得出来,这并不是出自长孙无忌的手笔,这个文风就不是长孙热爱的套路。

    这样深情又文雅的词句,才是承乾真实的实力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