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书屋 > 都市小说 > 失去才是真正的拥有 > 第六章 “爱心”拿铁(上)
    泽哥是从日本研习咖啡归来的大佬。拉花和手冲是“真神”。

    对于拿铁而言,精致的拉花必不可少。

    喷气——使用前放气以通畅气流。

    “绸而不腻”的奶泡是拉花的基础,但那个状态实在微妙。

    将喷头拉入拉花杯,滋,形成奶泡。核心的一步就在于此,而难度则在于“滋”多久。时间太长,奶泡会过度的粘稠,影响融合后的口感;而如果时间太短,则奶泡太稀,无法拉花。此外,不能被时间这个概念所局限,因为即便找到一个非常熟悉的标志点位,喷头每次浸入的程度也有所不同,所以通过时间来把控并不绝对。那么唯一可依赖的就是略带“玄气”的“手感”。而“手感”的标准也并非完全靠感觉,它可以量化为杯中液面的高度,或者习惯上合适程度的液体感觉,亦或者个人经验……总之,可以用自己所习惯的方式去找“手感”。

    当奶泡稠度合适,则可以将喷头埋入牛奶中以加热整杯液体。此时另一只手扶在杯壁,感知温度的变化,一般温热略烫的时候,即可“闭气”。喷头从杯中取出后,再次喷气,将浸入的牛奶喷出,然后用抹布擦拭喷头,以免风干后留下奶渍。

    至此,奶泡的制作已然完成,接下来是“融合”。

    先把刚打好的奶泡在桌子上震一震,左手将装有咖啡液的杯子右倾,右手拿着拉花杯,顺时针方向,由内而外绕圈融合咖啡液与奶泡。融合的关键在于“连绵不绝”尽力让顺着杯口流出的奶泡,粗细均匀,不能时大时小,所以手一定要稳,不能大幅度调整拿杯状态;同时,不能“断流”,绕圈得一直绕,不能绕一圈就提杯,然后再倒入。否则以上两种情况,都会导致融合出的咖啡口感苦涩且不均匀。

    融合的尾声就是拉花的前奏。

    在接近平杯的时候,可以不再绕圈,而是从中心点某个位置处开始,在倒入奶泡的同时,通过抖动手腕调整杯口流量大小等方式构成图案。比如想拉出树叶的图案,就可以从靠前位置开始,持续注入奶泡,然后手腕微微抖动(力量逐渐减小)并且向后退,这样就会在杯面形成一道道由长至短且对称的“叶脉”,最后收杯口的时候,以很细的流量穿过“树叶”的中轴线,形成主“叶脉”。图案不同,手法也有区别。

    当时为了能快速养成这一技能,自费准备两瓶牛奶,专门练习打奶泡,寻找“手感”。打完的奶泡,检验完成色后,就会倒进大容量杯里,放入冰箱冷却,等凉了之后,去除液面上的奶沫,用剩下的牛奶继续打,如此往复练习。“天赋异禀”的我,虽然不能像泽哥一样在液面上画画,但“爱心”和“树叶”算是成功“出师”,达成了“入门勋章”。

    第一次拉出“爱心”拿铁的那天,我本想送到她店里,分享这份喜悦,但因为她老公带着她的儿子恰好在店里,所以我就只是拍了照片微信给她发过去。

    没想到她说“我过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