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书屋 > 穿越小说 > 猛卒 > 第六百九十五章 北征决定
    五天后,郭宋返回了太原,他立刻召集天策府、国相府、肃政台等高级文武官员以及众指挥使在晋阳宫勤政殿会商大事。

    二十余人济济一堂,他们构成了晋王势力的管理高层。

    郭宋对众人道:“在从云州回来前,我得到了一个准确情报,思结可汗已经死了,思结内部已经爆发内战,大量思结牧民南逃,不仅仅是云州,榆林县、丰州都有不少思结牧民逃来,思结内乱我不担心,但我担心回纥,一旦回纥吞并思结,必将再次称霸草原,成为我们的心腹大患,我考虑出兵干涉思结内乱,各位怎么看?”

    出兵草原事关重大,郭宋还是想尽量听从大家的想法,能达成共识,当然是最好不过。

    张谦逸率先问道:“请问殿下,出兵草原的战略目标是什么,要达到什么目的?”

    郭宋笑道;“我还是想维持草原的平衡,不能让一家坐大,但平衡也有几种,比如一群巨人之间势均力敌,这叫平衡,同样,一群侏儒之间的势均力敌,这也叫战略平衡,我要的是后者,相信大家都明白我的意思。”

    众人一阵大笑,这时潘辽起身道:“思结出事,殿下又专门为此巡视云州,决定出兵应该是深思熟虑,作为下属,我们都全力支持殿下的出兵,但有两件事希望殿下能考虑清楚,一是是后勤,数万军队北征,需要大量的粮草物资供应,后勤怎么解决?

    其次是周围的势力,我们占据了河东道,已经成为众矢之的,一旦我们北征草原,会不会给其他势力可趁之机,属下就说这两点,希望殿下能够考虑清楚。”

    郭宋点点头:“潘长史说得很好,这两个问题就是核心问题,怎么攻?怎么守?我从云州回来,一路上就在考虑这两个问题,我先说说守,目前我们共有二十万大军,安西和北庭三万人,河西和陇右一体,目前有五万人,然后朔方有两万人,关内道两万人,然后河东道八万大军,靠这两万大军既要守河东道,又要北征确实比较难,所以我打算募兵五万,把朔方军和关内军置换回来,用七万大军守河东道,然后六万大军北征草原。

    然后再说后勤问题,后勤其实问题不大,一方面我们有一万头骆驼,这一万头骆驼如果不携带大帐,只携带粮食和物资,那能保证五万军队一个月的口粮,而且我们是去草原,首先战马和骆驼的口粮就不用考虑了,另外,我还可以以战养战,从思结部和回纥部获得补给,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,这次北征,我们占了七成的胜面。”

    这时,曹万年忽然问道:“难道这次北征,殿下打算亲自出征?”

    郭宋点点头,“这场战役事关重大,我必须亲自率军出征!”

    停一下,郭宋又道:“当然,在我出发之前,我会把一切都安排好。”

    .........

    下午,郭宋专门拜访了李泌,李泌结束了科举主考,在家里休息一个月,等郭锦城和薛清从云州回来后,他又将再次教授他们读书了。

    后花园内,郭宋陪同着李泌缓缓而行,李泌笑道:“上次殿下提出,让城儿和阿清去国子学呆一段时间,我考虑了一些,以后就让他们上午去国子学读书,然后下午由我教他们,殿下觉得这个方案如何?”

    “就怕阁老太辛苦了。”

    “教两个孩子读书有什么辛苦的,我希望能把这两个孩子培养成材,尤其是世子,他需要的不仅仅是文才,他更需要通理明事,将来才能接殿下的事业,才能成为万千百姓的护佑。”

    郭宋点点头,“我就把孩子交给阁老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会尽全力!”

    两人走了几步,郭宋又道:“我将要出征的消息阁老知道了吧!”

    李泌的儿子李禅目前出任刑部司郎,今天上午他也参加商议,李泌应该知道这件事了。

    李泌笑道:“这在我的意料之中,只是我没有想到殿下的北征来得这么快,我还以为在几年后才发生。”

    “今天我找阁老,也是想请教一下权力平衡问题,我率军北征后,权力怎么安排?”

    “以前殿下出征安西,是怎么安排的?”

    “那时候也谈不上安排,我把政务托给潘长史,军务托给张参军,就这么过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既然如此,殿下为何不效仿从前?”李泌笑问道。

    郭宋摇摇头,“那时候很简单,管理的州县人口都不多,可以这样安排,但现在不一样了,涉及面太广,连潘辽却劝我考虑清楚,所以我来请教阁老。”

    李泌笑了笑道:“其实白虎堂是一个很好的衙门,它对政务权力和军事权力都是一种节制,还有肃政台,它起到的监督作用,对各地官府都是一种约束,这两个部的职能殿下都应该加强,另外,殿下可以再设一个临时咨议堂,选五名或者七名军政高管参与,当殿下不在太原时,那些本该由殿下决定的重大事情,可以交给临时咨议堂商议决定,由他们投票表决。”

    郭宋默默点头,“这个办法他也想到了,潘辽一个人担不起,那就多找几个人来承担。”

    李泌咧嘴一笑又道:“别忘了安排一个指挥使将军加入,有军方加入,这盘棋就活了。”

    “有道理,我把梁武调回来,他最合适!”

    郭宋的思路渐渐开阔了,可以让潘辽、张歉逸、曹万年、刘梓、张裘安、梁武参加,还差一个名额。

    郭宋看了一眼李泌,微微笑道:“李阁老也算一个吧!”

    李泌呵呵一笑,“殿下这么信得过我,那就算我一个。”

    李泌既然全力替郭宋培养世子,对郭宋的社稷,他肩头也有一分责任。

    .........

    接下来几天,天策府下达了募兵令,河东道和关内道各州县都贴出了募兵令,招募三级军士五万人,月俸两贯钱,家人免税赋,录取用赏羊五只、粮食一石,上等羊皮三张。

    募兵令一出,各地报名十分踊跃,尤其河东和关内各大世家都养有庄丁,出于对郭宋的支持,各大世家纷纷把庄丁交给郭宋,光庄丁就达两万余人,几乎到了募兵额度的一半,其中杨氏家丁就有超过了三千人。

    这时,大量的粮草物资通过水运抵达太原,三支运输船队共有四千余艘槽船,它们只走了两趟便将张掖仓城的粮草、生铁、铜锭、金银、布匹、羊皮、兵器、盔甲,投石机、硝石等等,以及整个火器营都全部运到太原,上百万只羊和十几万匹战马也从岚州合河县上岸,分布送往河东道各大牧场。

    其中三十万石粮食和大量兵甲随船进入紫河,运到云中县囤积起来。

    时间渐渐到了六月,天气开始炎热起来,军队换防调动结束,六万大军开始在太原集结,出征的时间一天天临近了。

    这天上午,郭玉娘来到了天策府郭宋官房,她最初成立的情报机构叫做天策楼,因为和天策府重名,已经改名为晋卫府,探子发展到一千余人,分布在十几个重要州县,共有上百个情报点,形成一个庞大的情报网。

    她在官房门口稍等了片刻,一名从事出来行礼道:“郭总管请进!”

    郭玉娘走进官房,发现内务军统领王越也在,郭玉娘连忙上前给兄长见礼。

    郭宋让她坐下,又让从事上茶,笑问道:“什么时候来太原的?”

    “昨天刚到,听说兄长又要出征。”

    郭宋点点头,“这就是我把你们二人找来的原因。”

    这时,从事进来上了茶,郭宋给杜嗣业使个眼色,杜嗣业会意,立刻将门关上。

    郭宋这才缓缓道:“以前我们身处边陲,不被人注意,现在我们控制了河东,已被天下人瞩目,更是各大势力的眼中钉,这次我出征草原,必然会有外部势力对太原进行渗透,甚至挑唆内乱,我希望内务军高度戒备,严防严查,一旦发现外部势力,就坚决消灭,不给他们机会。”

    王越起身道:“卑职遵令!”

    郭宋又对郭玉娘道:“晋卫府主要是对外,内部事情就交给内务军处理,晋卫府不要插手,但晋卫府同时还负责晋阳宫和高官的安全,玉娘,这段时间你就在留在太原,亲自抓此事,严格防备刺客,如果手头力量不足,你可以找内卫军帮忙。”

    郭玉娘点点头,“请兄长放心,若出半点纰漏,拿玉娘是问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