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
寒风如刀,席卷过龙门山东北部连绵的营垒,吹得隋军赤色团龙大旗猎猎作响,也吹动了魏王杨子灿肩头的玄色大氅。
他独立于辕门之外,目光沉静,遥望着北方苍茫的山影。
那里的鼠雀谷,曾经是反王联盟意欲突破的缺口,如今却成了他“铁壁合围”战略最坚实的支点之一。
连日来,他巡视防线,检阅军备,与将领们推演沙盘,将这座扼守关中与河东咽喉的要塞,打造得如同铁桶一般。
今日,他于此还有另一项要务——送别。
不久之后,杨子灿带着一支精锐卫队,和胡图鲁等人向西北方驰去。
一支庞大的队伍,正迤逦北行。
队伍的核心,是数万精锐的突厥狼骑,他们的皮袍与弯刀在黯淡的冬日阳光下,依旧反射出冷硬的光泽。
队伍中夹杂着大量的辎重车辆,装载着他们此番“南下”所得的财富——不仅仅是金银缯帛,更有为数不少、眼神麻木的中原工匠与妇孺。
这便是阿史那辛明、古思汉、阿比措、仓基古力、布拉吉等部,奉“三大罗失钵屈阿策”之命,满载而归。
队伍,连绵不绝,犹如一条自南向北的河流……
杨子灿身侧,站着神色复杂的素鼎方雄——或者说苏定方,以及阿史那辛明、古思汉等人。
他奉命来此,既是述职,也是接应北归的突厥各部,确保这支“友军”能安然穿过隋军控制区,返回草原,完成这出“借壳下蛋”、“人口转移”大戏的最后一幕。
“送至此处即可,神使。”
阿史那辛明在马上躬身,语气恭敬中带着一丝完成重任后的轻松:
“此番南下,辛明幸不辱命。”
“很好,大功!”
“英雄的儿郎们辛苦了!”
杨子灿出言肯定,并带着迷人的笑容颔首和结实的拥抱。
他的目光,一一扫过这支成分复杂的队伍,既有自豪,又好到岁月的飞驰之惑。
最终,他对苏定方说道:
“定方,北路安全就交给你了。接应事宜,务必稳妥。”
“王爷放心。”
苏定方抱拳,声音沉稳有力:
“定方必不辱命。草原各部,亦当谨遵神使之令。”
他这话,既是说给杨子灿听,也是说给阿史那辛明等人听,重申着杨子灿在自家体系内超然的权威。
古思汉在一旁,脸上一切圆满的笑容,对着杨子灿扬声道:
“好兄弟,不必再送了!感谢您让我圆了祖辈的梦想,此生再无遗憾。”
“儿郎们都已经归心似箭,虽看这关中风景独好,却非我们草原骏马驰骋的地方!”
“下次,期待在西突厥的地盘上相会。”
说完,和杨子灿相拥告别。
他们两人,相识于贝海儿湖畔的天神大会的刺杀局,真算是捉放曹后的不打不成交的好朋友。
这次能够南下长安,真的是圆了自先祖李陵起数代人的故土故国之梦——呵呵,也是怯魅之旅啊!
“保重!给嫂夫人和侄子们问好,将我的礼物送到他们的手中,但愿他们都喜欢!”
阿布捶了捶古思汉结实的胸脯,挥手告别。
号角声起,突厥大军不再停留,如同决堤的洪流,向着北方开阔地带加速行进。
苏定方率领的“突厥”狼骑精锐,在一旁“护送”……
望着远去的烟尘,杨子灿眼中无波无澜。
他知道,这批被“交换”走的人口,大部分将在不久的将来,出现在夷州、崖州乃至殷地安州的拓殖地上,成为粟末地未来霸业的基石。
而反王联盟,失去的不仅是人口,更是维持统治与战争潜力的根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