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6章 高手出招(2 / 4)

帝的身体状况。

而这一切也必然会传导到整个官场上。

各种消息、谣言,经过过年期间的渲染传播,最终将会在哪里爆发,李一元不清楚。

但是他清楚的是,一旦官场爆发冲突,自己的通政司一定倒霉。

今日在开衙的仪式中,李一元一直在祈祷今日无事,好歹年节后的第一天,也让通政司安宁几日吧!

过了一个时辰,李一元又喊到了自己身边的经历官徐叔礼。

“早上的奏疏多吗?”

徐叔礼摇头说道:

“大银台,今天各衙门才刚刚开衙,这会儿没几份奏疏。”

李一元安心了一些,他对着徐叔礼说道:

“若是有事及时通报本官!”

等到徐叔礼离开之后,李一元又默念了几句“今日无事”,这才翻开了今天的报纸。

和各大衙门一样,四大报纸原本在过年期间也都是停刊的。

但是今年的情况不一样,四大报纸的竞争又卷到了一个新阶段,四大报纸竟然都没有停刊。

《乐府新报》的办法最巧妙,用的是春节特刊的办法。

这次的春节特刊,是《乐府新报》举办的一次白话文大赛。

主题就是用白话文写作,题材不限,无论是诗歌、、戏剧都可以,只要是用白话文写作的就可以。

这些内容在年前都已经采编完毕了,印刷厂早早就准备印刷好了,在过年期间分开放出来。

李一元简单看了一几篇,白话文的文章果然看起来非常的轻松,一些文章写的相当不错。

李一元甚至看到了一首用白话文所写的短诗,其实说是诗句,更像是白话戏文,但是读完李一元竟然觉得意境相当不错。

再一看作者,汤显祖?

李一元才想起来,这位《牡丹亭》的作者,不是应朝鲜国主的邀请,前往朝鲜了吗?

竟然还有朝鲜的投稿啊。

李一元从中看到了浓浓的思乡之情。

李一元简单看完了这几份报纸,剩下一些短篇的没舍得看,准备等今天下衙后带回家里看。

接下来就是《新乐府报》了。

这次《新乐府报》也在过年期间发起了特刊。

这是一系列的报告。

报告的对象,就是大运河沿线的漕工。

整个报告分成了很多篇幅,分别介绍了大运河沿岸不同城市,漕工的生存现状。

《新乐府报》首先指出了整个大运河漕运业务下降的现状。

原因也很简单,是海运分流了一部分的漕运业务。

海运的成本实在是太低了!

现在已经有一部分东南沿海地区,通过海运将粮食运送到京师。

海运增长必然减少漕运的业务。

李一元很认真的看完了几篇报道,他的脸色也有些难看起来。

整个大运河沿线,是大明南北二京的生命线,漕运业务当真是“百万漕工之所系”。

《新乐府报》的文章中,也已经讲述了山东和南直隶北部的一些城市码头,因为漕运业务的减少,漕工的收入下降,闹出漕工向朝廷讨薪的事件。

大运河沿岸都是繁荣富庶的城市,如果这些漕工闹起来,会严重影响大明的稳定。

可是李一元身为朝廷重臣,也清楚的知道海运的好处。

海运的成本极低,更重要的是比起已经运行了几百年,腐败和潜规则横生的漕运体系,海运的损耗也是远远低于漕运的。

除此之外,李一元又有些担忧。

张居正执掌财计后,一直在推动折银征税的改革。

如果采取折银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