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书屋 > 都市小说 > 打造功夫巨星 > 第二百一十二章:数字领域
    卡洛克影业是一家集“出品”与“发行”于一体的电影公司。

    所谓的“出品”公司是指,电影的制作和投资的公司。拥有电影的版权和制作团队。

    所谓的“发行”公司,是指负责把拍好的电影推广到市场、安排院线放映的公司。

    很多小电影公司都具有“出品”能力,但“发行”却需要人脉、渠道和资金,这一般只有大电影公司才具备,像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都属于集“出品”与“发行”于一体的电影公司。

    卡洛克影业自1988年崛起以来,制作出了许多叫好又叫座的电影,打下了深厚的人脉,与美国院线商们合作很愉快。

    “上映卡洛克影业的片子能赚钱!”

    在以前,这是院线商们的共识,但可惜这一共识却在今年被一部《割喉岛》给打破了。巨额的投资让卡洛克影业资金断裂,经营陷入了困境。老板鲍威尔也无意再经营,但米高梅却想趁火打劫,最后却让陈卓完成了收购。

    完成这项收购有利有弊,有利的一面就是不必再受限于美国制片商,可以直接将香港的一些片子在美国上映,赚取大量的美元!香港市场太小了,一部电影能有5000万港币(400万美元)的票房已经是前三甲的水平,但在美国这里,已经进入了票房过亿美元的时代。

    前两年陈卓和迈克尔杰克逊合拍的《黄飞鸿之狮王争霸》,想要在美国发行,只能用几百万美元的买断价格出售给美国发行商。而美国发行商利用迈克尔杰克逊的声望,可是实实在在的取得了九千多万美元的票房!

    没有自己的发行渠道,就只能被对方盘剥,这就是垄断的力量。

    陈卓在完成对卡洛克影业的收购之后,参照香港龙腾总部的设置对内部结构也进行了一下番调整。

    卡洛克影业并没有自己旗下的艺人,所以未设“艺人经纪部”;发行与宣传两者也没有像香港一样分散开设置,而是合二为一;美国这里暂时也没有特效和动画部。

    所以,现在共分四个部门

    策划制作部部长汤姆,一个身材高大,胖乎乎的黑人,行动力非常强。主要负责剧本挑选、剧组组建、演员招募等工作。

    发行宣传部部长杰瑞,一个个子不高,半秃顶的白人,沟通能力非常出色。主要负责电影宣传、与院线确定档期与上映屏幕数等工作。

    后勤管理部部长爱德华,一个有点保守却又懂得顾全大局的英国式管家。主要负责公司内大小人事及后勤办公事宜。

    财务审核部部长夏洛克,一个精通会计学的犹太人。

    美国艺人制度与香港有很大差别。主要体现在电影公司艺人演员经纪公司这三者的关系上。

    在香港,一般是艺人依附电影公司,经纪人往往是以单打独斗的个人形象出现,为艺人处理各种问题的管家。

    在美国,一般电影公司没有签约艺人。经纪人却以集团公司的面目出现,集中管理、培训艺人,以管理者和培训者的形象出现。为艺人演绎服务的同时,也用各种专业培训来提高艺人的技能,以便更好的适应好莱坞名利场。

    看上去似乎很美好,很专业,但在实际操作中,总会出现“主强臣弱”或“臣强主弱”的局面,两者完美平衡和谐的情况少之又少。

    比如美国著名的caa经纪公司,就是典型的“臣强主弱”、“店大欺客”。caa对旗下艺人管理严格,完全当成了赚钱的猪在养,最后引起了众多明星的激烈反弹。

    美国电影产业化,关键在“产业化”这三个字上,整个电影从选择剧本、立项、审核、报备、修改、挑选演员等等都有非常成熟的工业化流程。

    工业化的好处是更加严谨,避免因为某一个人的误判而造成公司损失。

    工业化的坏处就是流程太多,速度太慢,一年能拍两部片子就算很不错的成绩了。而且工业套路化太严重的结果就是难有创新精品。

    而且也不能完全避免像《埃及艳后》、《割喉岛》、《天堂之门》、《偷袭珍珠港》这种赔的制作公司破产的片子出现。

    只能说,电影工业化,在最大限度上,减少了电影拍摄的风险。

    在陈卓完成对卡洛克影业的整顿没多久,忽然有一个特殊的客人上门拜访。

    一头金色的短发、高大的身材,随意的穿着牛仔裤和蓝色衬衫,这个男人进入陈卓办公室后主动伸手道“你好,rchen,我是詹姆斯卡梅隆。”

    在美国这个资本主义国度,有钱就是硬道理,在哪里都会得到别人的尊重。

    陈卓也微笑握手道“我是陈卓。很高兴见到你,你的《终结者》、《异形》、《真实的谎言》我都很喜欢。”

    “谢谢。”

    卡梅隆外号“暴君”,身高188厘米,一头金发,面容阴骘,在片场的时候脾气非常暴躁,动不动就要骂上半个小时。但在陈卓面前,他还是太瘦弱了。因此显得斯文许多。

    两人在沙发上做好。ffeenr  tea?”陈卓问道。ffee,thanks。”

    陈卓让金发大长腿秘书去泡了一杯咖啡,一杯红茶端过来。看着面前的金发导演,他找自己干嘛?难道是去年开始筹备的《泰坦尼克号》又没钱了?想来找自己拉投资?

    但这部电影现在是由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出资打造的。后来因为卡梅隆将制作费从5000万提升到1亿,再提升到15亿,最后连15亿花完了还不够的时候,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害怕了,他们也害怕这是一部《割喉岛》和《天堂之门》这样的大亏片,一个不好是会造成资金链断裂公司破产的,所以在1996年5月,为了保险起见,将《泰坦尼克号》在美国的发行权以65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派拉蒙电影公司,20世纪福克斯则保留全球发行权。派拉蒙电影公司出了6500万美元,让这部电影的成本上升至了21亿美元,创了一大记录。

    后来的结果是《泰坦尼克号》美国票房65亿美元,全球其他地区票房12亿票房。

    这部总投资2亿美元,从筹备到上映历时五年的电影,最后豪取18亿美元全球票房,除去院线分成,投资商们一共分了7亿美元的纯利润,可谓是赚的盆满钵满。

    但很显然,《泰坦尼克号》项目才启动一年,正在购买海滩挖大池,建造大船模型,财大气粗的20世纪福克斯应该还没到找人分担风险的时候。

    那他来干吗?

    在陈卓琢磨卡梅隆的时候,卡梅隆也在琢磨陈卓。卡梅隆出生于加拿大,年轻时做过卡车司机,脾气暴躁,带点江湖气,因此特别喜欢硬汉式人物,刚出道时就喜欢跟史泰龙、施瓦辛格等猛男合作。在陈卓崛起的这半年,他也是多有关注,一直想着陈卓会什么时候来闯荡好莱坞,但没想到第一次见面却是在这种场合下,这种身份。

    “我听说rchen最近拍了一部电影?”卡梅隆问道。

    “是的,正在剪辑中,将会由卡洛克影业负责宣发。卡梅隆先生的消息也很灵通啊。”

    “没什么。”卡梅隆端起秘书送过来的咖啡,品了一口道“好莱坞并不大,这里很多事情,第二天就会成为别人酒会上的谈资。就比如这次,rchen从米高梅手中在最后一刻夺走卡洛克影业,就让米高梅老板克科里安大失颜面,大发脾气。”

    “克科里安?”陈卓回忆了一下这个人物,在脑海的系统中快速搜索了一遍米高梅的资料,稍微看了看,笑道“原来是拉斯维加斯赌王柯克·克科里安先生。呵呵,那还真是遗憾呐,或许我该亲自去拜访他一下,近距离看看他生气的脸。”

    “rchen真是个幽默的人。米高梅是一家拥有70年辉煌历史,实力强大的独立制作与发行公司。可惜在克科里安入股之后,公司每况愈下。自从1992年的《007之黄金眼》之后,连续3年没有好片上映,缺乏好的电影制作部门是美高梅现在的短板,他们收购卡洛克的意图很明显,就是要弥补这个短板,却不幸被你破坏了。”

    卡梅隆笑着解释道。这些话,其实也是在向陈卓表明一下自己没有敌意的立场,顺便给陈卓提了醒,算是想要交好的态度。

    “谢谢您的提醒詹姆斯,额,我可以这样称呼你吗?”

    “当然。”

    “我无意与美高梅为为敌,但老狮子毕竟老了。我希望能与他良性竞争,可若他想报复,我也不会怯战的,因为我是拳皇陈卓。”

    陈卓在资料里看到米高梅影业19922002年这十年间债务重重,几乎没有一部成功的影片上映,内外交困之下,恐怕也不会有精力来对付自己。

    就算有,陈卓不会怕这个体弱多病的老狮子。

    “果然,我就知道你是无所畏惧的中国陈。”卡梅隆恭维了一句,说道“我就说一说我这次来的目的吧,陈,你应该知道《终结者》系列的版权是在卡洛克影业吧?”

    “当然!”陈卓点头道,这个大i岂能不知。

    “1984年,我因为自编自导这部科幻电影《终结者》而成名。这部电影是我在小时候一次做梦时获得的灵感,一直酝酿了几十年终于将它搬上了荧屏。《终结者》是我最得意之作,说是我的孩子一点都不为过。但你也知道,我拍电影经常超预算,1989年,我的第三部自编自导影片《深渊》上映,却遭遇了大失败。当时经济困顿之下,我只好将《终结者》的版权卖给了卡洛克影业。之后我帮助卡洛克影业拍摄了《终结者2》,但版权再也不属于我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深表同情,将自己得意之作卖给他人,自己只能远远看着的感觉,确实不佳。”陈卓赞同道。

    “就在上个月,我听说卡洛克影业经济出现问题,而我这几年正好又有几部作品问世,赚了一些钱,所以向原来的老板鲍威尔提出买回《终结者》的版权,但却没想到遭到了不合理待遇。”

    陈卓哈哈笑道“我听我的财务部长夏洛克提起过。1989年你卖出版权时是300万美元。而今年鲍威尔却提出1500万美元才能让你赎回。鲍威尔是个合格的商人,却不是一个顶尖的商人,他的目光太短浅了。如果是我的话,绝不会提出这样的糟糕价格。”

    “陈,那你的意思是同意我赎回《终结者》?”

    “为什么不呢?”

    《终结者》系列成功有一大半功劳在卡梅隆和施瓦辛格这个组合上。而这个系列故事内涵在八九十年代还算前卫,但到了新世纪就变的很一般了。所以,到了2003年《终结者3》的时候,这部投资2亿的电影,竟然只获得了43亿的票房。比1991年《终结者2》的52亿全球票房竟然还少了9000万!之后更是一部不如一部。

    所以,如果能现在用这部《终结者》换来自己想要的利益还是很划算的。

    “陈,谢谢你的慷慨。我准备用800万美元的价格买回《终结者》的版权,你觉得怎么样?”卡梅隆提议道。

    “可以。但比起这个购买方案,我更中意另外一项置换方案,詹姆斯,想要听一听吗?”

    “哦?置换?你说说看。”

    “据我所知,你在数字领域特效公司有股份是吗?”

    “是的,数字领域是斯考特·罗斯前年成立的特效公司,我和好友斯坦·维斯顿都在里面入股了,各持有30的股份。你对这个特效公司感兴趣?”

    陈卓点头道“是的。据我所知,“数字领域”经理斯考特·罗斯为人非常保守,你跟他相处的很不愉快。公司的业务也开展缓慢,如果按照市值估价,最多1500万美元。我现在想要用价值800万美元的《终结者》版权置换你30的公司股份,溢价超过70,你能感受到我的诚意吗?”

    陈卓这么提议,其实并非没有根据。斯考特·罗斯原本是乔治卢卡斯旗下“工业光魔”的一名经理,有着自己的理想抱负。但自从卡梅隆和他的好友斯坦·维斯顿入股公司之后,两人仗着加起来60的股份,一直对公司经营指手划脚,双方矛盾日益激烈。

    而卡梅隆却因为《泰坦尼克号》的拍摄,对纪录片产生浓厚兴趣,有了想要离开“数字领域”的打算。

    这时候陈卓的提议,可谓是挠到了他对的痒处。而且虽然陈卓嘴上说着是商量,但既然他有这个打算,不达目的岂能干休?

    在有意离开的“数字领域”和《终结者》版权之间衡量一番之后,卡梅隆最终还是选择了自己的孩子《终结者》。

    “数字领域30的股份是你的了,陈!”

    “明智的选择,詹姆斯!希望以后多多交流,我想我们会成为朋友的!”

    “当然,你这里的咖啡真的很好喝。”